那道菜曾是王大伯最钟爱的家常菜,然而,它险些夺去了64岁王大伯的生命。那霉变的苋菜梗,究竟是如何变成了一道致命的美食的
意外中毒
王大伯今年64岁,家在杭州。中午,他吃了一碗自己腌制的霉苋菜梗,把汤也喝了个精光。可没想到,没过多久,他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他看东西模糊了,肩膀疼得厉害,全身都出了汗,紧接着,一股强烈的疲惫感涌上心头。于是,他被紧急送往杭州市一医院瓶窑院区(余杭三院)的急诊科进行救治。到达医院时,他的嘴唇已经发紫,情况十分危急。
医生诊断
经过周密调查,急诊/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付军作出判断,患者疑似患有亚硝酸盐中毒,导致这一状况的根本原因是腌制不当的霉苋菜梗。检查结果显示,王大伯的血氧饱和度只有82%,而且,他的高铁血红蛋白浓度达到了8.4%,是正常值的将近六倍。在确诊病因后,医生迅速启动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王大伯的身体状况逐渐改善,最终他不仅痊愈,而且成功出院。
季节多发
付军说,这起事件是今年医院接收的第一位因食用变质的苋菜梗而引发亚硝酸盐中毒的病人。夏季时分,急诊科常常接到这类病例。在炎炎夏日,大家喜欢尝试各种腌制的小菜,自制腌菜也很普遍,但若处理不当,就很可能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中毒原理
亚硝酸盐中毒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这种中毒主要作用于血液,影响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它会导致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氧化,进而形成高铁血红蛋白。一旦血红蛋白中有超过10%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人体组织就会缺氧。缺氧会引发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情绪不稳等症状。在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引发昏迷、呼吸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由此可见,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食用建议
喜欢腌制自家菜品的朋友们请注意,新腌制的菜品在经过大约一周的腌制过程后,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达到最高点。付军建议,等到腌制时间达到15天后再食用,这样食用起来会更加安全。另外,腌制肉类和隔夜的菜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也相对较高。如果您特别偏爱腌制食品,偶尔适量地吃一些可以解解馋,但一定要记得不要过量食用。
应对办法
在准备腌制食物之前,一定要先用清水彻底清洗,这样做可以有效降低食物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一旦食用腌制食品后感到胸部不适、心跳加速、嘴唇发紫等异常现象,必须立即就医,以防病情恶化,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在日常生活里,你们是否经常享用自家腌制的蔬菜?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观点,别忘了点赞并转发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