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人慢性肾病的发生率大概在10.8%左右,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了一些可能损害肾脏的健康行为。这些行为你了解有多少?让我们一起来文章中探寻答案
肾脏:人体的清道夫
肾脏对人体极为重要,它就像是不辞辛劳的清洁工,主要职责是清除代谢废物,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肾小球会筛选出尿酸、尿素、肌酐等废物以及多余的水分,将其转化为尿液。同时,肾小管会将有用的物质重新吸收回血液,而未被吸收的废物则被排出体外。以健康人为例,他们每天大约会产生1至2升的尿液,这正是肾脏辛勤劳动的成果。这种持续的清理工作,使得人体的内环境得以维持稳定。
肾脏在维持血压稳定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产生一种叫作肾素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能将血管紧张素原转换成血管紧张素Ⅱ,这一过程会导致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除此之外,肾脏还能调节钠和水的重吸收,进而影响血液的总量和血压水平。曾经有一位病人的血压出现了异常,经过详细检查,发现是因为肾脏分泌肾素的功能出现了故障。
肾与骨骼和造血
肾脏在维护骨骼健康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分泌的活性维生素D3,不但可以提升小肠对钙的吸收能力,还能对磷酸盐的排出进行有效调控,以此保持血液中钙和磷的稳定平衡。许多老年人因为肾脏功能减弱,导致维生素D3的分泌量不足,这会影响钙的吸收,进而容易引发骨质疏松症。人体骨骼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肾脏这个不为人知的“幕后英雄”。
肾脏具有维持造血功能的能力。它能够产生一种名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物质,这种物质能够刺激骨髓生成红细胞。若肾脏功能受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量便会减少,这会导致红细胞生成量不足,进而可能引发肾性贫血。在临床治疗中,不少肾脏疾病患者在病情发展到晚期时会出现贫血的症状,这一现象也间接说明了肾脏在造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潜在的伤肾行为
很多人都有长时间不排尿的习惯。这样的情况下,膀胱内尿液滞留时间过长,细菌滋生的情况就会增多,感染和结石的风险也随之大大增加。小张因为工作很忙,常常忍着不去排尿,结果检查出来有膀胱结石,这显然跟长时间憋尿有很大关联。而且,熬夜对健康的危害也相当严重,它会使生物钟紊乱,使得肾脏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修复。小李连续熬夜追剧,常常觉得腰部和背部酸痛不适,后来到医院检查,医生告知他的肾脏出现了一些小状况。
高蛋白和高盐的食物对肾脏造成了额外的负担。这些食物在分解时会产生更多的代谢废物,肾脏不得不加倍努力去清除这些废物。长期以往,这种状况可能导致结石的产生。在过度劳累的状态下,肾脏甚至可能停止工作。王先生工作非常勤奋,身体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最终他的肾脏出现了蛋白尿的早期症状。
养肾日常方法
保持作息规律对肾脏的保养至关重要。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确保每天有7至8小时的充足睡眠,这对肾脏的恢复大有裨益。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防止过度疲劳。以老张为例,他能够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身体状况良好,肾脏功能也很强健。当感到尿意时,应立即去厕所,不要拖延。
在饮食上,我们要尽量减少奶茶和饮料的摄入,因为它们含有较多的添加剂,这会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相对的,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保持饮食均衡。而且,多喝水也很重要,它能稀释尿液,减少结石和感染的风险。赵大爷每天都会喝足够的水,所以他的肾脏一直很健康。
警惕肾脏异常信号
尿液里出现红线、鲜红色血液或混浊,这可能是肾脏在呼救。若持续觉得腰或腹部下方疼痛,肾脏可能出了问题。刘先生就是因腰痛持续不断,检查后确诊为肾结石。而且,尿频、尿急这些现象也不能忽视。
尿液颜色偏深,带有令人不适的气味,又或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极度疲乏、体重下降,这些现象都应引起警惕,因为它们可能是肾脏出现异常的征兆。不少患有肾脏疾病的人在疾病初期常常忽略这些警示信号,结果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及时就医至关重要,一旦发现肾脏可能出现问题,必须去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详尽的检查。及早发现并治疗,治疗效果会明显提高,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否则,若病情恶化到尿毒症等严重阶段,将会后悔莫及。你是否有损害肾脏的行为?快为这篇文章点赞并转发,把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