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令人咋舌,若频繁嚼口香糖,一年下来,或许会摄入数万个微塑料颗粒,甚至可能提升患癌风险。这些微塑料究竟源自何处?它们对健康的潜在危害又有多大?咱们不妨共同来一探究竟。
无处不在的微塑料
微塑料,这些长度不足5毫米的塑料碎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不仅弥漫在空气之中,随着我们饮水进入体内,甚至隐藏在多种食物之中,包括口香糖在内。试想,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接触这些微塑料,这不禁让人心生恐惧。
口香糖中的微塑料
口香糖的构成主要包括弹性基质、甜味剂和香料这三种成分。根据研究,不论是人工合成还是自然来源的口香糖,它们所含的聚合物种类都是相同的。咀嚼之后,所释放的微塑料数量并没有显著差异。在这些聚合物中,聚烯烃类聚合物尤为普遍,比如聚乙烯和聚丙烯。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不论挑选哪一款口香糖,都很难彻底防止摄入微塑料。
研究过程揭秘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工程学首席研究员Sanjay Mohanty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展了两项独立的实验。在第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让一位志愿者依次品尝了七种不同品牌的口香糖,每次咀嚼持续了4分钟。在此期间,他们每隔30秒就采集了一次唾液样本。最后,他们对这些样本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在第二项实验中,研究人员每20分钟便准时收集唾液样本,这一做法旨在测定微塑料的排放速度。通过这种细致入微的操作,为研究口香糖内微塑料的排放状况,打下了稳固的科学基石。
微塑料释放量惊人
通过显微镜和红外光谱的检测,我们得知每克口香糖大约能释放出约100个微塑料颗粒,有的甚至多达600个。考虑到每个人每年嚼160到180根口香糖的频率,仅口香糖一项,每年摄入的微塑料颗粒数量就大约有3万个。若再加上其他食物和饮料中的微塑料,这个数字显得尤为惊人。如此大量的微塑料进入人体,确实让人对健康产生了担忧。
微塑料危害不确定
研究显示,微塑料或许会对人体细胞和DNA造成损害,进而引发基因活性改变,提升癌症风险。然而,科学家们尚未明确知晓这些微塑料是否确实对人体有害,这主要是因为缺乏相关的人体实验数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以完全避免与塑料接触,这也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焦点所在。对此,大家无需过度担忧,但同时也应重视这一问题的存在。
减少摄入量的建议
实验结果显示,头两分钟内口香糖释放的微塑料数量迅速上升至最高点,至第八分钟时,已有94%的微塑料颗粒被排出。为了降低我们摄入的微塑料量,研究者建议我们减少频繁更换口香糖的频率,转而尽量延长同一片口香糖的咀嚼时间。大家不妨在日常中尝试这种方法。
你今后还会像以往一样频繁地嚼口香糖吗?如果你有所体会,不妨点个赞,然后分享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