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国对医保药品目录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首次发布了商业健康保险领域内的创新药品清单。与此同时,这一新清单与基础医保目录一并对外公布,接受申报。这一调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其带来的影响也将持续很久。
调整阶段明确
国家医保局对2025年药品目录的调整制定了详尽的步骤,共分为五个阶段:首先是筹备阶段,接着是资料提交环节,然后是专家评审,紧接着是谈判竞价,最后是结果公布。以资料提交为例,各企业都依照要求主动提交了相关资料。整个调整过程严格遵循既定的时间安排,预计将在10月至11月期间对外公布最终的调整结果,以便各方能够有计划地做出相应的安排。
申报方式统一
今年医保目录的更新通过网上申报实施,涉及申报文件和谈判文件两部分。正如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的金春林主任所言,新的工作方案在较大程度上沿袭了过往的规则。此举不仅简化了企业的申报流程,同时也确保了调整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使得企业和相关人员能够依照熟悉的流程进行操作。
亮点是引入商保目录
此次调整的一大特点是新增了商业保险创新药品的清单,同时这些药品也被允许与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清单一同提交。基本医疗保险药品清单坚持“保障基本”的原则,不对治疗范围进行任何限制,能够满足不同治疗领域的需求。在罕见病用药和儿童用药领域,申报上市时并无门槛限制。商业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主要锁定那些创新力显著、尚未被包含在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药品,而这些药品的评审任务则由商业保险领域的专家组独立承担。
申报条件不同
医保目录主要包含对患者有益、临床应用已成熟且价格合理的创新药品;同时,商保创新药目录对近五年内获准上市的新通用名药品或针对罕见病的独家药品,提供了申报通道。以那些虽价格较高但尚未达到医保支付标准的创新药品为例,它们非常适合申请加入商保目录。企业可同时向这两类目录递交申请,一旦基本医疗保险的协商无法成功,便可以转向与商业保险进行洽谈。
价格确定差异
医保目录里的药品定价是通过协商来决定的,相对而言,商业保险对于新药目录的结算价格是通过商议来设定的,这样的做法使得两者在定价方法上存在差异。医保通常通过大量销售来争取更低的价格,这样做是为了实现更广泛的覆盖面;而商业保险的药品定价则相对较高,且价格并不对外公布,这更多地反映了药品在市场上的价值。企业在短期内追求收益和长期市场覆盖之间需要做出权衡。
落地工作安排
国家医保局明确表示,2025年10月和11月,他们将会公布经过调整的成果。届时,他们会发布两个全新的目录,并指导各地如何实施。成果公布之后,医保机构会对信息系统进行升级,以保证目录能够顺利实施。这样的做法旨在尽快让调整后的成果惠及患者,并且确保医疗保障体系的稳定运行。
医药企业面临抉择,究竟申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还是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哪个能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不妨点个赞,将它分享出去,接着在评论区和大家讨论一下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