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破裂往往难以被察觉,而这一状况所潜藏的隐患不容忽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对相关案例及具体细节进行详尽的剖析与探讨。
既往手术履历
2010年,患者因左侧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接受了腹腔镜手术。手术中,医生在左侧输卵管上实施了开窗操作,取出了胚胎,并且成功保留了该侧输卵管。然而,到了2019年,患者不幸再次妊娠,且为复合妊娠,不得不再次施行腹腔镜手术,目的是清除左侧输卵管间质部的妊娠病灶。在手术过程中,医生移除了宫腔内突起的间质部分,并对伤口进行了细致的缝合。所幸的是,宫内的胎儿得以保全。然而,这两次手术给患者今后的健康状况埋下了可能的隐患。
检查初现端倪
专科检查的结果显示,患者的腹部周长达到了100厘米,子宫的高度为30厘米。胎儿头部位置已经明确,心跳频率稳定在每分钟142次。同时,出现了轻微的宫缩,子宫的紧张度也有所增加。不过,宫底和下段的疤痕区域并没有感到疼痛。虽然目前的情况看起来并不紧急,但它的进展速度却已经超过了之前的预期。
紧急应对之举
对患者进行紧急的常规体检后,我们迅速与超声科取得沟通,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胎儿进行了常规的彩色超声扫描。在此过程中,我们特别指出需密切观察左侧宫角、子宫下段肌层的完整性,以及盆腔和腹腔积液的情况。这一系列的操作充分体现了我们处理问题的敏捷性和专业水平。
情况急转直下
复查结果显示,患者的生命体征一切正常,但在检查过程中,子宫左侧区域出现了一些疼痛感。根据患者的病历信息,我们强烈怀疑这可能是子宫即将破裂的前兆。鉴于此,我们迅速提出了建议,认为应立即进行剖宫产手术。当前情况紧急,令人深感忧虑。
手术内景揭秘
手术过程中,医生采用了促进宫缩的治疗方法,发现子宫的收缩情况有所改善。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左侧的宫角区域出现了大约10厘米的裂缝,并且伴有明显的出血。而且,左侧的输卵管间质部已经不见了。手术中暴露出的种种情况,充分显示了病情的严重程度。
病例警示思考
在分析这个病例时,我们发现,子宫破裂的高风险主要源于患者之前接受的间质部妊娠手术。《复合妊娠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 年版)》中对此类妊娠的处理方法有所提及,同时强调宫角切除术可能会提升子宫破裂的风险。在我国,子宫破裂的发生率非常低,仅为0.03%。那些经历过妇产科手术的人,特别是那些有过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他们的子宫破裂风险显著增加。而且,这些患者的并发症也更加严重。研究数据显示,国外的研究结果表明,做过子宫手术的孕妇,其子宫破裂的风险是未做过手术孕妇的12.51倍。这一发现使我们认识到,我们需要关注病人的手术过程,尤其是要特别关注妇科微创手术可能对子宫肌肉层造成的伤害。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子宫肌层的潜在损害。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是否知晓那些曾做过子宫手术的孕妇们现在的情况?为何不把你的所知分享至评论区?期待大家的点赞与转发,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子宫破裂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