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旅游的热门季节,然而,最近有则消息传来,一位30岁的女士在经历长途飞行后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最终不幸去世。这则消息再次引发了公众对飞行安全的关注。这一不幸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对待这一问题。
悲剧事件
不久前,在广州的白云国际机场,一位30岁的女乘客在跨国航班上历经了超过10小时的飞行。航班降落约10分钟后,她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和咯血的症状,紧接着便失去了知觉。很快,她被紧急送往广中医一院白云医院接受治疗。然而,在医院中,她不幸遭遇了室颤,心脏停止了跳动。医护人员尽管竭尽全力实施抢救,但遗憾的是,她的生命最终还是未能挽回。医生虽未对肺动脉CTA进行检查,但鉴于患者的症状,我们对其疑似肺动脉栓塞的情况深表疑虑。
隐形杀手
肺栓塞宛如潜伏在阴影中的致命威胁,尤其对那些长时间保持静止状态的人情有独钟。这种病症源于腿部深静脉内血栓的脱落,进而引发急性病状。白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彭晓红指出,长时间坐着不动会使下肢血液流动减缓,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随血液进入肺动脉,便有可能导致猝死。然而,不论年纪老少,所有身体状况良好的人都有可能遭受此病的侵袭,因此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
发病迅速
女士的病情突然加剧,检查工作尚未结束,她的生命已经濒临险境。肺栓塞迅速爆发,许多人都来不及做出反应。血栓突然从血管中脱落,涌入肺动脉,患者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咳血不止,很快便失去了意识。即便医生竭尽全力抢救,也未必能够挽回她的生命,这种疾病的确非常可怕。
预防运动
为了预防肺栓塞,专家指出,首要任务是保持规律的运动,以免血液出现凝固现象。这就意味着,每个人至少每小时要进行3到5分钟的下肢活动。例如,可以尝试垫脚尖、交替伸直和弯曲腿部、用脚趾抓握等动作,这些动作有助于小腿肌肉收缩,从而对血管施加压力,推动血液循环。即便是躺在床上无法起身,也能通过勾脚、抬腿等简单动作来活动,操作起来非常简便。
补水饮食
科学饮水和均衡饮食是后续治疗的重要环节。夏日炎炎,人体容易大汗淋漓,血液随之变得较为浓稠。因此,每隔一小时适量饮用大约200毫升的温水是相当适宜的。但要注意,不要一次性喝得过多,以免给心脏带来过大的负担。此外,还需注意避免摄入糖分较高的饮品、浓烈的茶水以及咖啡,此类饮品可能导致人体失水或心率提升,对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特殊人群
特殊群体在肺栓塞的风险上需要格外注意。尤其是那些长期使用避孕药的女性,她们体内激素水平波动较大,血液更容易处于高凝状态。所以,在出行前,她们最好先咨询医生,对药物剂量进行适当调整。此外,在旅途中,她们应当频繁活动自己的腿部。一旦发现单侧下肢出现肿胀、轻微疼痛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是否形成了血栓。那么,你在暑期出行时,是否打算采取这些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