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后防热避暑各显神通,中医六一散良方你知道吗?

小暑即将来临,随之而来的将是炎热的伏天,气温之高让人心生避暑之念。在这炎热的夏季,中医学中蕴藏着许多实用的降温方法。今天,让我们跟随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的钟燕珠中药师,一起研究一种古老的中医方剂——“六一散”,它具有显著的清热利湿功效。

古方溯源

《宣明论方》一书中收录了名为“六一散”的方剂,此方剂由金元时期知名医学家刘完素所创。它以滑石和甘草这两种常用的中药材为基础,按照六比一的配比比例进行混合,并经过研磨处理,制成细腻的粉末。方名“六一散”寓意深刻,不仅揭示了药材的配比比例,而且与《周易》中河图的哲学思想“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相契合。自诞生之日起,它便被视为治疗暑湿病症的常用方剂。刘完素所处的金元时期,医疗条件十分有限,然而他凭借卓越的智慧,成功研制出了一种药品,协助古人顺利度过了炎热的夏季。

图片

君药风采

滑石是“六一散”中的核心成分。其味道甘美,口感轻柔,性质偏向寒冷,质地较为沉重,表面既光滑又粘稠。因其性质偏寒,滑石能够起到清热的作用;因其味道清淡,有助于水分的渗透;因其质地沉重,有助于向下输送;因其表面光滑,有助于畅通通道。因此,滑石在清除暑热、疏通水道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帮助将暑湿之邪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在古代,滑石被当作治疗暑热病的有效药物。现在,它依然是众多清热解暑药物中的核心成分,对于抵抗暑湿有着显著的疗效。

甘草辅佐

图片

在“六一散”的配方里,甘草应当是生的,它的味道是甜的,性质平和,带有轻微的凉意。甘草具有清热和降火的功效,同时还能起到补气和调和脾胃的作用。若与滑石一起使用,甘草还能防止滑石的寒凉特性对胃部造成不良影响。从古至今,医生们都已经明白了这两种药材搭配使用的诸多益处。甘草在“六一散”配方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确保了药物能够有效清热除湿,还保护了服用者的胃部不受伤害,让患者能够安心用药。

功效体现

“六一散”能够清热去湿,对于由暑湿引起的多种疾病有治疗作用。夏天,很多人会感觉身体燥热、口干,排尿不顺畅,甚至可能伴有腹泻等不适。这时,“六一散”就能施展其功效,有效减轻这些不适。现在,人们常常在装有空调的室内和炎热的室外环境之间来回变动,这导致暑湿症状出现的概率显著上升,而“六一散”则能有效帮助调节身体。

内服之道

“六一散”在服用时可以用水进行适量的冲泡,不过在实际的医疗操作中,更普遍的做法是将它与其他草药一起进行煎煮。在使用的整个过程中,“六一散”的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青黛变为碧玉般的粉末,能清热除湿、凉肝解毒,适合那些同时患有暑湿证和肝胆郁热,并出现口渴和口苦等症状的人;薄荷磨成粉末,制成鸡苏散,具有清热除湿、疏散风邪、散热的效果,适合暑湿证患者,尤其是那些伴有轻微怕冷症状的人;朱砂磨成粉末,制成益元散,能清热除湿、镇定心神,适合暑湿证患者,特别是那些口渴多汗、心悸失眠的人。

外用之妙

图片

“六一散”具有外用吸收湿气、促进疮口愈合、缓解瘙痒的功效,被称作后世痱子粉的始祖。过去,人们常用来治疗湿疹和热痱。然而,现在考虑到它可能对儿童的呼吸系统和皮肤毛孔产生不良影响,并且有更安全、更方便的产品出现,痱子粉的使用频率已经有所减少。尽管如此,“六一散”在历史上扮演了关键角色,不容忽视;在酷热的夏日,它为众多人解决了皮肤上的困扰。

“六一散”应用范围很广,不过在使用时一定要严格遵照中医师和中药师的指导。你有没有在炎炎夏日里,试过类似的中药配方?请点赞并分享,让我们一起探讨更多消暑的妙招!

地址: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十头镇卫生院(三十头镇怀远路)合肥市瑶海区006县道三十头社区
儿童保健:0551-66336032 妇女保健:0551-66336075 预防接种:0551-66372120 办公室:0551-66336031 护理部:0551-66336020

关于站点

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十头镇卫生院(以下简称“三十头镇卫生院”)是合肥市新站高新区下辖的一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承担辖区内居民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及健康管理工作。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十头镇卫生院系原长丰县三十头镇卫生院区划调整而来的,始建于1952年。 现居怀远路,是合肥市城镇职工、居民、离退休老干部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是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联合体成员单位。 中心机构设置合理、基础设施完善、基本设备齐全、管理运行高效,为满足辖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而不懈努力。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